当前位置: 首页

外院快讯 | 外国语学院开展新学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教育班会

日期:2022-02-23

点击:4578

思想防范牢 骗局远身边

新学期到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的能力,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外国语学院于2022年2月22日错峰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上,辅导员路宏斌、张璐老师通过讲解PPT、观看防范网络诈骗相关的视频进行讲解和宣传,以此加强同学们的防骗意识,学会辨别真假,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快来看看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是什么?
       仿冒身份型诈骗
       骗子冒充教育、民政、公检法、电商物流客服等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领取补助金、救助金以及受害人身份被盗用或涉嫌犯罪、在平台上购买的物品出现问题等,要其提供个人信息,并要求汇款,诱导被害人泄露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最终完成诈骗。
       利诱型诈骗
       该类型诈骗分为中奖型诈骗和兼职刷单返利型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冒充电商,以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称需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待受害人刷的金额越来越大,犯罪分子就会以卡单、需要再刷、账号错误等各种理由怂恿受害者不断投入。
       日常生活消费型诈骗
       其典型手法是利用网络投放订购、退换机票、火车票等虚假电话,以低价引诱事主上当,或冒充航空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事主在ATM机英文界面操作的方式骗取钱财。
       钓鱼、木马病毒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人们发送例如网银升级、电信公司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实施犯罪。
       通过此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教育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对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加深防诈安全意识,从我做起,理性消费,远离黄赌毒,拒绝非法集资,争做校园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