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澡洗 (财务管理1606班 包鑫)

2018/1/05

28531
在我的家乡,说"澡洗"不全是洗澡的意思。泛泛来讲,洗澡就是用水把身上的泥垢污秽冲掉,附加着身体和灵魂的双重享受。洗澡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又极富厚重的仪式感。古代西北的穷人家,人世一生只能洗三次澡:降生后洗净身上残留的母液和温存好拥抱至亲和新世;成亲前洗净身体好舒心的享受春宵快意;亡故后象征性地做一个天净的弥撒,洗尽终生的罪恶好清白上路。听政的慈禧太后再忙也要洗澡,要太监宫女一并上阵,要香水花露水共同来滋润,要用掉百来条毛巾,洗完后的澡水依旧澄澈无垢。
"澡洗"不同于洗澡,它不拘束于水器花洒;不围困于瓷墙瓦室;不蜷缩于按摩浴缸;不乞求于高能浴霸。澡洗是纯天然的沐浴,可于溪涧河湖,荷池水库,要的就是能扑腾开的地方。游泳馆倒是个能扑腾开的地方,可是那池水却少了天然的活性。澡洗水是活的有灵气的,汲收日辉月华,昼夜不舍。春天野花舍命散发香气弥漫它;夏天大雨不停地冲刷净化它;秋天沉水的落叶熟果酝酿它;冬天就给它淋点雪花当作保鲜剂,随后以冰封盖。活水常新,永不变质。
自古澡洗多乐趣,孔子曾问弟子们的理想,曾晳答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沂河里洗澡,在舞雩上吹风,净心舒己,与民同乐,乐水者成仁。根据这个典故,家乡的能人就在沂河阳光沙滩浴场设了一个景点——孔子浴沂处。殊不知,此沂河非彼沂河。郦道元谓出尼丘山,西北迳鲁之雩门,谓之沂水;出泰山武阳之冠石山,亦谓之沂水。前者是小沂河,在曲阜;后者是大沂河,在临沂,两地相距几百里,孔夫子大概不会驱车百里来大沂河洗澡。
人生下来就是游泳的好手,试把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大的娃娃放入水中,狗刨、仰泳、潜水都能来得。新生儿的喉咙里生有肉塞,这也是睡在羊水中十个月而不被窒息的缘故。等睡过了襁褓的年纪,你便适应了陆地生活,忘记了你天生的本能。
我有两次溺水未亡的经历,第一次就是因为忘记了怎么游泳。我从八岁那年就下河澡洗,刚开始在河边浅滩用双手撑着浮游,等到跟着哥哥们学了点游泳皮毛之后越来越胆大,就往深处游去,整片湖被我游遍后,我便在心里默许我学会了游泳。来年的夏天,和伙伴们再去澡洗的时候,我拍拍胸脯说会游泳,于是脱光了衣服就跳进了河里,年少易忘事,忘记了怎么游,我就在水里乱扑腾,时而沉下去,时而露出头,并且呐喊出了人生第一个"救命啊!"
第二次在刚发完洪水,河水才刚由黄变成绿色,但是水势未减多少,几个大我几岁的哥哥在河口处扒着石头看谁能不被冲走,我觉得我也行,刚过去还没扒住就被卷入了湍急的河流里。我喝了几口河水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在水里翻滚,和河床不断的碰撞摩擦,在水下我睁着眼还依稀能看到河边洗衣服的二奶奶在喊我,她正在拍腿又跺脚,着急我喊我。我只能凭着生命的本能,乱抓挣命,我不停得抓,抓到了和河边的石头,没扒住,再扒,终于攥住了一缕子草,扒拉着上了岸。大难没死我也没感到有多么快乐,看着浑身的青紫,心里满是恐惧,想着回家免不了又得挨打了。
澡洗是有瘾的,明明知道有丧命的危险,明明知道偷偷洗澡被父母发现就会挨打,但是实在是戒不掉的。夏天午休,我们就偷跑出去,到学校旁的河里洗澡,老师几次拿着石头来撵我们,我们就拍水击他,如果不是他站在高处早就把他拉下来,让他真正的成为"老湿"。
天气酷热难耐的时节也就到暑假了,下午一两点钟水被晒热了,正是洗澡的好时机。这时哥会捏着下唇吸几声哨,我们听到后就悄悄的出来集合,不可吵醒正在凉席上睡午觉的母亲,准备两辆自行车,一人驮一个,我扛着一个拖拉机的内胎跳上车子就出发了。沿着河远远就看到庄里的小孩在那里澡洗,很不屑那群小屁孩在刚刚没过膝盖的水里扑腾,我们要去好几米深的河里洗,和大人们一起洗。隐隐约约还听到了女孩的嬉笑声,我们在路边停下向那几个屁孩望去,确实有两个一丝不挂的妮子和屁孩们在扬水嬉戏。心底的鄙视变成了有声的嘲笑,嘲笑那群屁孩还和妮子一起洗澡。嘴上虽然嘲笑其实心里嫉妒不已,那时年纪虽小,却对女生的身体格外的好奇,即便是远远驻足观望的我们,也会不停地吞口水,下体也会起生理反应。
罢了,他们继续洗他们的,我们继续赶路。路旁的杨树高大粗壮,叶片又绿又肥,风这么一吹,就像是列队鼓掌"哗啦哗啦"的响,河边放着几台柴油机,正"嘟嘟嘟"地把水抽到梯田里。抽,使劲抽,抽完就可以下河摸鱼了。
我们到了浴场,村里人叫这个地方为"哈旯",一个十几米的山崖,山崖上一个龙王庙,一个土地庙,每次来洗澡都要拜一拜,据说拜一拜三天三夜不会做梦。同在山崖上的还有南方的养蜂人,我们称他们"南蛮子",一到夏天就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了,于是我们澡洗就是与蜜蜂共舞。对面还有一个莲池,守在莲池边的老头是本家的大爷。一到夏天莲花盛开,过不了几日蚂蚱就会在草坝上蹦跶,等到要挖藕的时节,就要开洪放水,闸门下的引洪道里密密麻麻全是小鲫鱼,紫泥里还有些倒虾和大蛤蜊。在这山崖和莲池之间,就是我们澡洗的地方,叫"夹八道子",相传是神仙用鞭子劈开的,从山崖往下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这里确实堪比仙境,有时真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石垒的小坝架在上游连接着山崖和莲池,河水飞出小坝,拖出几米长的瀑布撞击在石台上,滴滴洒洒在太阳的照射下映出彩虹,成为连接山崖和莲池的第二座桥,石台的凹处聚成了水池,里面经常有"白条子"和 "花哨(身体彩色的白条鱼)"游,水池的水盈满后就流到了石沟,后几经曲折,并分两股,一股经明路,一股过暗道,一阳一阴共同汇入了"夹八道子"。
这片看似杂乱不整的石头区,有浴缸一般的石槽,有十分平整的石台,还有几米高被我们用来跳水的石崖。刚开始我是不敢跳石崖的,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跳入水中,我也想挑战一下。我爬到岸边,绕到石崖后,当我站在石崖上时,感觉这石崖又高了一些,太高了,犹豫着不敢跳,下面还都呐喊吆喝着。算了,一憋气,"啪"的一声跳入了水中,爬到岸上肚子疼的要命,一看整个肚皮连着小鸡鸡都被水拍的通红了。
我喜欢和伙伴们在炎炎夏日里澡洗;我喜欢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虽然脑袋被水挤得难受不已;我喜欢在水中憋气,睁开眼睛就能看到金黄的沙子铺在河底,还有那金黄鳞片的鲫鱼在迎着水流游去;我喜欢耳朵进水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只能听得到自己的呼吸……
自此多少年没有回到那里和伙伴们澡洗了,现在的孩子也不下水了,他们被圈养起来,故乡的澡洗水也已经死了,我们成了故乡最后的野孩子。
2017年11月26日星期日
作于银川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