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赵桂生 杨尚文)
山延地脉,水泛天光。气雄西北,史载汉唐。
宁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银川能源学院就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从1999年初创的银川大学,到2004年的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012年的银川能源学院,再到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完善治理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全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中,用“奋进之笔”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宁夏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服务银川经济建设特别贡献奖、银川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用25载的日积月累换来学校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日新月异。
定位
择高而立 向远而行
乘筚路以开张,秉初心而砥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践行“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锚定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筑牢两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三个立足”,立足于民族地区办学,立足于内涵发展,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聚焦四个重点”,加强专业建设,夯实师资队伍,强化规范管理,确保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着力培养应用型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学校完善办学基础条件,构建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适合师生学习、生活的美好校园。筹谋建设智慧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信息化教育学习应用师生全覆盖。学校现有王太校区、滨河校区两个校区和闽宁培训中心、鹤泉湖实训中心。校园占地面积91.6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0.90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19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410.92万元;有宁夏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421人,其中本科生9088人;有教师900多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97人,获批自治区级教学研究团队6个,校级教学科研团队30个,二级学院(部)13个,建校至今,已累计为国家培养毕业生5万余名。
立校之本,首推质量。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保障教学中心地位。定期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研究教学工作;每位校领导联系1到2个二级学院,参与调研、教学检查、听课评教、实验室建设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研讨、教学能力竞赛等教学活动,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仅2023学年,学校共召开教学检查会、听课评教会等各种教学工作会近百次,形成人人重视教学的良好氛围。学校打造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努力践行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三三四”质保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三级教学管理、三个过程控制、四个环节支撑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先后出台了《银川能源学院“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银川能源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等近百项规章制度。三是深化课程督导,推进课程质量建设。按照“合格课程、优质课程、一流课程”三个层次推进课程建设,开展课程评估、课堂教学技能竞赛、说课大赛、微课大赛、课程示范观摩、教案评选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坚持每月教学质量监控简报,反映问题和形成典型案例。严格落实领导听课、督导听课、同行听课等听课评价制度,开展四级专项“听课月”“校级教学督导与青年教师座谈会”等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近三年,学校获批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6门。四是以赛促学,争夺单项冠军,与高手过招提质量。学校每年组织数百名学生和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行业企业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三年,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奖187项。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两年来,学生公共课程考试及格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基础课程考试及格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课程考试及格率保持在97%以上,招生生源地扩大到13个省份,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好成绩,2021年学校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二等奖,2022年学校荣获自治区就业一等奖,2023年就业率达到91.5%。第三方社会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2023届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为98.04%,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为96.43%、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为100%。学校对2018届毕业生5年内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跟踪评价,94.4%的毕业生认为自身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要求的能力素质相符合,92.84%的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历程感到满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专业
学科相融 知行共生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催生出人才培养新需求。学校按照“需求导向、质量优先、特色发展”的原则建设专业,联名校以偕行,结大企而合唱。
分“培育专业、重点专业”推进专业建设,以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重点(培育)建设专业为抓手,加强专业培育建设。学校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发展,重点建设化工、电气、机械、能源动力类专业,统筹建设土木、经济学、计算机类专业。开设本科专业30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重点学科1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重点(培育)建设专业3个、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
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聚焦宁夏和周边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银川能源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银川能源学院主动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方案》《银川能源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意见》《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等制度和实施方案,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等23家企业合作共建“物联网与大数据、数智财经、能源化学、智能制造、能源电力、土木建筑技术”6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于“产教研融合、立体互通、强化工程”土木建筑类实践性课程群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创新》获宁夏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师资
引培并举 提档升级
事业是磁铁石,平台是梧桐树。学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内培外引,以专为主”的工作思路,修订《银川能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广招优秀人才。
通过提供安家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及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加大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通过低职高聘及相关配套支持政策,重点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学位、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等,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双师型结构不断改善。实施“教师全方位培训计划”“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教学名师培育计划”“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构建“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分类培训”多元培训体系,不断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按照以提高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相结合,以专业研修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教师培养培训思路,进行分类型、有重点的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了新成效。设立“十佳科研工作者”“优秀科研团队”等奖项,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
学校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士学位的占比达到77.33%,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达到20.96%,外聘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占比59.68%。
德育
内外兼修 行雅品正
学校把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和立德树人的目标紧密对接起来,不断丰富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进行“优秀教师”评选、“师德标兵”评选、“师德师风考核”等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教科研活动,加快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利用教师节等举办仪式和表彰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近三年,培育创建了4个全区教育系统五星级基层党组织,20余名教师获评自治区级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
完善校院两级党校培训体系,切实加强青年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和党员培训,不断强化学生思想理论武装。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主题党团日、新生教育、师生讲党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党情教育等,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三年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4594人。
学校共组建17个志愿服务组织,建立50个志愿服务基地,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招募、调动各类活动志愿者1313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7万小时。“青春筑梦 益暖银能”社区行动在2023年全区志愿服务项目竞赛荣获一等奖,5支团队分别入选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和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
学校承担自治区级智库课题2项,自治区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9项,宁夏高等学校科研课题4项,建设完成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2个,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思政课程5门。
特色
打造品牌 靶向服务
兴校之策,唯重特色。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三大办学特色。
能源化工特色专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化学工艺”为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热能工程”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能源化学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自治区级重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经济”专业成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的“石油化工教学团队”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荣誉,“能源化工教师团队”获批自治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
实践育人特色创立同行业品牌。坚持与企业合作育人的办学传统,开展双导师互聘,聘请企业导师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或讲义等。土建学院以产教融合、竞赛联动指导机制为基础,构建实践性课程群。“基于产教研融合、立体互通、强化工程的土木建筑类实践性课程群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创新”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机械学院“外花键表面淬火装置设计”的创新理论方法研究,获得了第十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团体二等奖。2023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护动青春”宣讲实践团获得团中央“三下乡”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还先后荣获“全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宁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40多项荣誉称号。
自办学以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70%来源于宁夏的贫困山区和农村,给贫困山区和农村学生一个就近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平台。同时为宁夏培养了数万名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据不完全统计,5万多名毕业生80%在宁夏就业,遍布全区各行业领域。
学校践行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创业培训相结合,创新创业团队、双创实践平台和校企合作交叉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大赛中,两个项目获得国家铜奖,9个项目获得自治区银奖。在宁夏“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51项,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等各种奖励251项,获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05项。
愿景
放飞梦想 再谱新篇
展开新蓝图,奋进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对接服务“三区”建设、“六优六特六新”和新质生产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第二步,以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乘势而上,进一步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专业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步,专业硕士点创建申报成功,把学校建成自治区内办学实力强、社会评价高、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