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提升民办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时代要求。马艳丽博士的《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系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民办高校治理现代化研究丛书”的学术专著之一;以4省7所民办高校共1677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构建了激发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体系框架,探索了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提升策略。
该书呈现了较为新颖的理论视角和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现实关切,基于场动力理论和自组织理论,深入探讨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构建了教师内在动力、组织支持动力和社会支持动力对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理论分析维度,较全面客观地揭示了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主要策略,对新时代推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该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厘清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内涵与结构,深入研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内外部因素,探索教师个人、学校、社会三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根源所在及相互作用机理,多视角深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该书拓展了研究视域,探索了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架构。公办和民办高校教师处于不同的办学体制下,教师的职业地位和管理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有所不同。该书针对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教师内在动力、组织支持动力和社会支持动力不足的观念性、制度性因素,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水平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撑。
该书剖析影响根源,探究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提升策略。深入剖析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水平的深层次问题及成因,探究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水平的提升路径。综合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为提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实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概而言之,《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研究》一书紧扣国家对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对新时代加快推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上水平具有较强现实意义,能够为相关职能部门、民办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作者简介 陈育宁,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