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今日头条|把握教研服务方向 强化教研体系建设 银川能源学院基础研究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2025/3/20
1052

《碱金属改性负载型磷化镍催化体系构建及糖醛加氢重排性能研究》”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基于5G、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梯运行数据直采和机器视觉诊断的电梯安全运行在线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自治区科科技成果登记。最近,银川能源学院捷报频传,2024学年至今,学校共有29个项目获批自治区科研项目。

教研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对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始终保持教研向前一步的意识,顶层设计,久久为功,效果显著。”学校执行校长孟兆怀介绍说。他表示,学校从六个方面把握教研服务方向,强化教研体系建设,履行高等教育开展基础研究的职能。抓项目管理,提高教研项目数量和质量。仅2024年,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申报33批次,申报审核项目145项;重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队伍成长。发挥高层次人才带头引领作用,带头申报地方“科技副总”,组建科技团队,带领团队青年教师利用周末、业余时间,深入企业开展产学共研,技术服务,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强学科领航,加大横向课题研究力度。2024年顺利完成2项横向课题,签订5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研究框架协议,顺利承接银川市惠民科技计划项目“基于5G redcap通讯的电梯困人智能一键呼叫报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落实激励引导,激发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2024年奖励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论文、专利、著作、成果等六大类30项,受奖教师23名。连续4年组织开展优秀科研工作者评选活动,评选出2024年度“十佳科研工作者”10名,授予“十佳科研工作者”荣誉称号。推荐学校优秀科研工作者,进入银川市科技咨询专家库,获得社会兼职身份,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实战锻炼;挑战QS学科排名工作,着力夯实学科建设;积极搭建平台,推动科创融合促发展。争取多个项目申报平台,增加教师申报项目机会。去年积极与银川市科技局联系,首次开通市科技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账号,搭建学校教师与市属企业、产业的接洽供需平台。

“把力量凝聚在基础研究这个突破口上,发挥比较优势,布局育人质效,为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校分管副校长、获批自治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科带头人王伟介绍说。他表示,基础研究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治区产业“人才+产业”行动计划转化为“教学命题”“育人命题”,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制订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三年,学校招生、就业呈现“进口”“出口”双旺气象,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2.02%、专业对口率为91.07%。据第三方评价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8.5%。

“鼓足一股劲,时刻在状态,优化了科研环境,营造了良好学术氛围,也促产了高质量科研成果。去年以来,学校开展大型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科研培训34场次,全校教师公开发表发表论文149篇,一个博士站获批全区博士创新站。”学校科研处处长崔艳宏介绍说。她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在做好科研及学科建设顶层设计,落实校校联合共研项目的同时,大力拓展横向课题,谋求校企技术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切实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宁夏日报通讯员 杨尚文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3414942339695144/?wxshare_count=2&utm_source=&source=m_redirect&wid=174243496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