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通过一场场教学方法观摩、一项项教学竞赛、一次次教研活动,一个个教师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动教学质量的深刻变革。”10月14日,在一次例行教学竞赛之后,银川能源学院执行校长谷朝众现场点评。
银川能源学院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
“十四五”时期,银川能源学院通过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自培养博士70人,引进区内外科研院所、企业高级技术人才160余人,引进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3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托举人才5人,自治区教学名师3人,银川市高精尖紧缺人才1人,申报培育自治区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目前,学校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6%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师资队伍的学历、类型等结构趋于合理。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能力,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学院理事长吴玉聪说。目前,学校实现了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质量双增长”的战略转型,政府、社会、家长、学生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实践教育课程。
针对学校实际和教学需要,银川能源学院重点实施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优秀骨干教师访学进修计划、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使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提升和提高。紧紧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按照“才聚宁夏1134行动”方案,通过提供科研平台及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力度;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引进”“银龄政策”等方式,重点引进科研院所、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和骨干来校讲学、指导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英 文/图)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