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引导干部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党委统战部精心编制了《民族宗教工作应知应会知识》,以便大家学习阅读。
1. 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一个坚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
3. 两个共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 三个意识: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6. 三交: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7. 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8. 三个意义: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9. 四个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
10. 四个共同: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11. 四个不增加:寺庙数量不增加、殿堂规模不增加、僧尼数量不增加、宗教活动不增加。
12. 五观: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13. 五个认同: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14. 五个嵌入: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15. 六个相互: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16. 九个必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必须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17. 十二个必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18.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9. 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每年要研究宗教工作,及时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加大宗教工作支持力度,政府要将宗教事务管理所需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把宗教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评价考核体系,将贯彻执行宗教工作政策法规、妥善处置涉及宗教各类问题作为衡量工作能力和绩效的重要内容。
20. 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1. 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22. 基层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的内容:建立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宗教工作网络,严格落实乡村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
23. 宗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内容: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
24. 宗教界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准: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
25.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共召开了几次,分别是什么时间?第一次:1992年1月14日至18日;第二次:1999年9月29日至10月3日;第三次:2005年5月27日至28日;第四次:2014年9月28日至29日;第五次:2021年8月27日至28日。
2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必然要求”是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2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哪“四种关系”?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28. 新时代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的要求是什么?
(1)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
(2)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
(4)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29.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
(2)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3)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为总目标;
(4)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
(5)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
(6)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0. 如何引领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31. 宗教工作的本质和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是什么?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关键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