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概况学校简介

银川能源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银川能源学院成立于1999年,初始命名“银川大学”,2004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校,定名为“银川科技职业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银川能源学院”。201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现学校举办者为四川希望教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学校由永宁校区、滨河校区和闽宁培训中心、鹤泉湖实训中心两中心两校区组成。经过26年的办学积淀,为社会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三个办学特色,即能源化工专业特色、实践育人特色、“三合三融”创新创业特色。这三个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

“十四五”期间,学校共投入经费13.4亿元,自主培养70多名博士,引进160多名高层次人才,在校生由1.2万人增加到1.7万人。202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工作二等奖”,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工作一等奖”,2024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工作二等奖”。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超过一亿元;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192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116个。

学校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现有9个基层党总支、5个直属党支部,总支下设基层党支部36个。现有1个全区社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全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全区教育系统五星级基层党组织,6人获全区社会组织和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学校坚持企业办学传统,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能源化工为特色,以数字信息和能源电力为两翼的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体系。现有11个二级学院(部),3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科类专业20个,占专业总数的63%,工科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65%。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重点(培育)建设专业3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现代产业学院2个。自治区教学名师6人,自治区一流课程46门,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63项,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在国家级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70余项。

学校坚持服务于宁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本科专业中,有25个专业直接对接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中的现代化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金融、冷凉蔬菜、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健康养老。近年来,能源化工类专业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专业对口率均超过了90%,近70%的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宁夏及周边地区就业,毕业生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就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材料、电力等领域的企业,(重点为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惟远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宁夏泰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发展愿景  

当前,学校正在认真总结和宣传“十四五”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谋划“十五五”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十五五”期间,我校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特别是二十届十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战略,践行“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实施“四化三限”的工作方法,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完成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2025年,启动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30年硕士学位授权建设申报成功。通过“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学校新时代高质量的新发展,为宁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好更优的智力支撑。

“一二三四”中,“一”指锚定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二”指筑牢两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指着眼三个立足,立足民族地区办学,立足内涵发展,立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四”指聚焦四个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夯实师资队伍,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投入和条件保障;

“四化三限”,“四化”指的是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精细化;“三限”指的是限任务、限责任、限时效。(稿件来源:党政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