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银川能源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师发展中心在10号楼304机房举办了第五期教师工作坊培训活动。本次工作坊以“智慧未来——大模型赋能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助力教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活动特邀信息传媒学院苑颖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全校各学院50余名青年教师代表参与分享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热烈。
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未来趋势,希望青年教师以开放姿态迎接技术变革,将其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她指出:“本次培训不仅是工具学习,更是教学思维的升级。教师应聚焦‘AI+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苑颖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从理论框架到实际案例,系统讲解了大模型技术如何赋能课堂教学。重点介绍了六大实践方向:大模型辅助教案撰写、PPT自动生成、题库题目智能设计、思维导图绘制、教学工具开发及图文材料生成。苑颖教授通过典型案例和实操演示,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提升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设计,并倡导青年教师主动探索新技术,将其融入教学创新中。苑颖教授的分享内容涵盖了AI辅助教案撰写、思维导图绘制等六大核心应用场景,并以实操演示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技术要领。

在交流环节,参培教师积极提问,围绕“如何平衡AI辅助与传统教学”“大模型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等话题展开讨论。苑颖教授建议教师分阶段尝试,先从单一场景切入,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同时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和学习效果反馈。
本次工作坊通过“理论+实操+案例”的多元化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实践研究,推动智慧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师发展中心 供稿)

